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农民工充分享受法治政府建设红利
恩施在建项目全部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法治日报记者 刘志月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刘欢 法治日报通讯员 申丽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建筑工地的木工师傅陈功林再也不担心工资“被拖欠”了。每到月末,银行代发的工资都会准时打到他银行账户上。
  陈师傅是恩施州“4+3”治欠保支工作模式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11月,《恩施州建设领域劳动者工资支付保障实施办法》出台,创建“4+3”治欠保支工作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长效机制。
  所谓“4+3”,是指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农民工欠薪金融授信代偿等4项制度,以及联席会议、追责问责、失信惩戒等3项机制。
  “我们坚持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诉求,用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让农民工享受法治政府建设红利。”恩施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
  恩施州现有825个在建项目,其中95%的项目开设了农民工工资专户,100%的项目落实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确保“有钱发”,恩施州还依法解决“发给谁”“怎么发”难题。“农民工欠薪问题主要出现在建筑领域。一是农民工人头难以确定,二是农民工工资难以进口袋。”恩施州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金海说。为此,恩施州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恩施州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与全州建筑工地考勤设备相通,农民工每天打卡上班,信息同步到系统后台,从而固定人头实现实名管理。”恩施州劳动保障监察局四级主任科员谭铁成说。
  在此基础上,恩施州明确,建设领域的所有工程项目实行银行代发制度,由银行按月将工资划入农民工社保卡或工资卡,实现按月“发工资”。恩施州还在建设领域实施银行保函和商业保单,对在紧急情况下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进行垫付。截至目前,恩施州累计有111.59万人次通过银行领取工资63.81亿元。
  按照“4+3”治欠保支工作模式,恩施州建立起以各级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平台。恩施州还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频发、举报投诉量大的县市及重大项目、重大案件进行重点督查,对在处理欠薪问题过程中不履职尽责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截至目前,我们没发生一起因解决农民工欠薪不及时或不合理造成的反复投诉。”金海说。
  一组数据说明了恩施州治理欠薪的成效。与2015年相比,恩施州2020年欠薪案件减少72%、欠薪金额减少76%、欠薪人数减少64%。
  “我们将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诉求、用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用法治方式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实现问题不出州、化解在基层,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恩施州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