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雁归来——恩施州推动返乡创业工作侧记


邹明星往包装盒里放置板党。通讯员赵恩峰 摄

全媒体记者周艳丽 通讯员李梦頔

“在此,诚挚地邀请各位在沪企业家朋友常回湖北、走进恩施,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包容开放的热土上投资兴业。”6月20日,州人社局负责人在2024年“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上海推介活动上致辞,向现场嘉宾推介恩施。

时下,恩施创业环境日益优化、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向所有志在返乡创业的老乡们发出“邀请函”,底气来自恩施州多年的未雨绸缪。

政策铺就回家路

乡愁,这份情感,历久弥新,永不褪色。2023年8月16日,恩施州建州40周年经贸洽谈会暨“请老乡、回家乡、建故乡”工程启动仪式举行。现场,参会嘉宾共叙桑梓之情、共话家乡之变、共谋创业之道。

“请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在外游子返乡创业。华芯科技(恩施)有限公司、楚杏堂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特达阀门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恩施,为恩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如今的恩施,是一座发展之城,也是一座创业之城。”在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回恩施投资兴业,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2020年,州政府出台了《恩施州抓创业促产业稳就业实施方案》,开展能人返乡、专家“联姻”、博士引进三项行动,招才引智推进返乡创业,旨在推动我州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加稳定充分的就业。

截至目前,恩施州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地成立18家恩施异地商会,通过异地商会宣传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投资创业环境,吸引恩施籍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兴业,助力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

“我兴楚乡·创在湖北”是湖北省围绕返乡人员创业全过程,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政策扶持链的返乡创业品牌。

2021年12月28日,省人社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0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我兴楚乡·创在湖北”新十条政策措施。

恩施州因势而动、乘势而上,为有情怀、有担当、有意愿的在外恩施游子铺就一条“归雁之路”。其中,创业担保贷款网上申报审批系统一经上线,因办理流程简化,放款时限缩短,让广大创业者很快享受到政策红利。这是我州吸引老乡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

创业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入驻返乡创业园水电网等减免优惠,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返乡人员创业的热情,在全州营造出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

拿出“真金白银”,付出真心实意,收获的是亮眼的成绩。自2021年以来,全州认真开展“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着力抓创业、促产业、稳就业,新增返乡就业创业者2.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

示范带动掀热潮

最亲家乡人、最美家乡山水。近年来,恩施州积极开展返乡创业主题宣传活动,树立典型、表扬典型、推广典型,持续唱响返乡创业主旋律。

2023年12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湖北省2023年度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示范项目名单。我州1个县、3个园、8个项目榜上有名,获省级奖补资金360万元。

近年来,恩施州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积极培育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示范项目,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示范典型。截至目前,我州累计建成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4个、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园10个、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48个,共获得奖补资金1462万元。

为扎实推进“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恩施州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打造返乡创业品牌、培育示范样板,掀起返乡创业的热潮。

当返乡创业蔚然成风,一批年轻有为的“创业之星”随之涌现。

今年34岁的邹明星,2023年返乡接手恩施市板桥镇岚峰板党有限公司,全力奔赴在板党深加工的赛道上。“擦亮板党这张名片”是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我对板桥有感情,我对板党的优良品质有信心,这坚定了我创业的决心。”作为恩施市首位板党炮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邹明星认为,板党粗加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要延伸产业链、提升板党附加值。

同样因返乡创业而走红的还有宣恩县的廖俊华。有“茶三代”之称的廖俊华上任后,立即将目光瞄准奶茶市场。他与古茗、茶颜悦色等奶茶品牌对接,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如今,像邹明星、廖俊华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越来越多。这些“创业之星”在市场上打拼多年,有很强的市场洞察力,在助力家乡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这条赛道上发光发热。

优化环境放大效应

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兴业?恩施州给出了答案:搭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用心用力用情服务返乡创业者。这也是我州推行返乡创业工作的一大特点。

“对返乡创业人员,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领域,我们都给予全力支持。”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乡的环境大大改善了”成了返乡创业者的共同心声。

眼下,施州大地,道路宽了,水电通了,5G网络有了。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生产、加工、销售更加高效便捷。

如果说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那么“保姆式”服务则让创业者吃下“定心丸”。

一直以来,恩施州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返乡创业人员服务保障放在重要位置。设立返乡创业服务专区窗口、零工驿站,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选派就业创业工作专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解“归雁”后顾之忧,让“归雁”回得来、留得住、站得稳。

不难看出,追寻创业者的轨迹,在他们事业发展壮大的每个关键节点,都能看到政府“有形之手”为返乡创业保驾护航。

当外部环境与人性化服务相叠加,便会产生“经济机会”,而这也成了吸引更多能人返恩留恩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雁归故里,反哺家乡。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时下,能人返乡创业已成恩施常态。人回乡、钱回流、业回创的“雁归效应”持续放大,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